2025-09-30
分享到
改革鼓點激蕩,時代浪潮奔湧。昔年郭小川詩中“靜靜的”團泊窪,今已化作夏日裡拔節生長的產業熱土。詩人曾經吟詠的秋日靜美,正被大健康時代的萬千氣象重新定義碧波蕩漾處,醫學堡壘巍然矗立;鐵軌蜿蜒間,銀龍穿梭貫通城野;科創園圃裡,智慧動能澎湃湧動。
這裡不再是低窪之地,而是以尖端醫療、產學研融合築起的健康高地。團泊湖的每一道漣漪,皆為改革譜寫韻腳;每一寸土地,皆因創新煥發生機。這個夏天,循著這座新城的崛起之路,記者進行了數十天的蹲點調研,聆聽並講述改革進行時在這方土地上最激昂的脈搏
“前一陣,我陪著老伴兒去中醫一附院西青院區做治療,這是我們最常去的醫院。以前要坐公交或者打車,現在從家裡走幾步進地鐵站,從津靜線換乘地鐵5號線,幾乎是點對點地就到了,特別方便。”家住靜海區華康街道的市民張壽艷說。
在靜海團泊,優質醫療資源、高校和特色產業為小城帶來的,是資源聚集之下,一片地區凝聚起“煙火氣”的啟示。這種“人間煙火氣”,從市域(郊)鐵路津靜線首開段(下文簡稱津靜線)上穿梭不停的百樣人群中,便可窺見一二。
時間回到2020年12月,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復同意《天津市市域(郊)鐵路專項規劃(20192035年)》,規劃形成由7條走廊線、2條聯絡線組成的7+2格局市域(郊)鐵路網,與城市軌道交通共同構建市域線、城區線兩級線網。
津靜線是“7+2”市域(郊)鐵路網中的一條走廊線,其首開段是天津開工建設的第一條新建市域(郊)鐵路。軌道上飛馳的銀色車廂,如同參天大樹不斷伸展時的絲絲葉脈,攜帶著一股股生命力,將養分運向遠方。
如今您在早高峰乘車來到津靜線團泊醫學園站周圍,便能看到許多等待載客的出租車司機,他們的終點大多是附近的高校或企業。“地鐵5號線津靜線醫院、高校、企業”這樣的線路,已是很多人每天的日常。
津靜線於2024年9月28日開通運營,至今已將近一年。該線路於2021年初開工建設,線路南起靜海區團泊新城,途經西青區精武鎮,終點接入地鐵5號線京華東道站,與地鐵5號線同臺換乘,全長13.4公裡,共設置3座車站,分別是團泊醫學園站、團泊健康城站、精武站,並預留後期延伸到中心城區和靜海城區的條件。
津靜線被稱為“天津首條市域(郊)鐵路”,這樣一個“首個”落戶靜海團泊,給小城帶來了立竿見影的變化。
夏日裡一個普通的工作日早高峰,一輛地鐵列車駛進天津地鐵5號線的終點站,這裡也是津靜線的換乘站京華東道地鐵站。車剛停穩開門,乘客們便快步走向津靜線的換乘通道。工作日的早晨7點半,這條線的客流雖然還比不上市區的地鐵線路,卻也匯集了不少前往終點站就醫、學習、工作的人。
直通市區的軌道交通,惠及沿線的眾多高校。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名譽校長張伯禮表示,在津靜線尚未開通時,天津中醫藥大學每天要安排數十輛大巴車,接送學生們往返於新校區和位於市區的中醫一附院等單位。而如今,津靜線不僅讓學校節約了成本,更重要的是節約了學生們的時間,讓學生們不再有“趕車焦慮”,而更能沈下心來投入科研和實習。
賈欣瑤是天津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22中醫養生班的學生,過去一年,由於臨床實習和科研的需要,她經常往返於天津中醫藥大學新校區與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西青院區之間。在津靜線開通之前,這條通勤線路要坐單程約1小時的班車。加班趕不上班車時,就需要乘坐公交車,這需要進行1-2次換乘,單程通勤時間更是達到約1.5小時。自從津靜線通車後,賈欣瑤的通勤時間縮短到了約40分鍾。
“醫學生需要經歷科室輪轉、科研等過程,一天下來經常是疲憊不堪。從去年10月起,我每周有好幾天是在團泊醫學園站上車,換乘地鐵5號線後在中醫一附院站下車,出站再走幾十米就到了。”賈欣瑤說,通勤時間的縮短,讓她節省了很多精力和時間。
在天津中醫藥大學新校區就讀的呂聯業,也感受到了“開到校門口的地鐵”所帶來的便利。呂聯業是一名來自馬來西亞的留學生,他很喜歡天津的城市氛圍,津靜線的開通,讓他在學習之餘,有了更多領略天津城市風光的機會。
“天津的建築風格很好看。這半年坐著地鐵,我和同九游体育科技學游覽了意式風情區、古文化街、西北角美食街等景點,這些都是地鐵能直接到的地方,來回很方便。” 呂聯業說。
天津市交通運輸委鐵路建設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025年9月10日,津靜線累計運送乘客約499.72萬人次,日均客運量1.44萬人次,歷史最高單日客運量為2.34萬人次。
對津靜線沿線的居民來說,這條線路的開通,顯而易見地縮短了往返市區的時間。現年62歲的市民張壽艷家住靜海區華康街道梧桐北裡,這裡距離津靜線團泊健康城站僅34分鍾的步程。張壽艷說,她的日常順著這一條線路發生了許多改變。
“吃飯、買東西、串門都更方便了,而要說對我和老伴兒最大的便利,還是外出就醫。前一陣,我陪著老伴兒去中醫一附院西青院區做治療,這是我們最常去的醫院。有時,一個療程要去醫院很多趟,以前要坐公交或者打車,現在從家裡走幾步進地鐵站,從津靜線換乘地鐵5號線,幾乎是點對點地就到了,幫了大忙。”張壽艷說。
對津靜線沿線市民來說,這是一條“盼望已久”的交通線,也是一條迅速“熱”起來的線路。張壽艷表示,在她看來,這條線的熱鬧程度相比市區線路也不遑多讓,“退休後,我經常在工作日的非高峰時段出行,比如帶著外孫去市裡的天津博物館、周鄧紀念館參觀,即便是這種時段,我也能在津靜線上看到很多人。”
現年26歲、住在華康街道梧桐南裡的張宇,同樣感受著津靜線給生活帶來的變化,張宇去年7月從靜海區唐官屯鎮搬來華康街道,她表示,設立於2018年的華康街道環境優美,而地鐵交通線的完善,如同是給這裡的宜居程度終於拼上“最後一塊拼圖”,她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生活的半徑變大了。
“我和老公經常會去市區購物、游玩和看演唱會,以前出門一趟要一個多小時,現在坐地鐵到奧城、魯能城、梅江天街等商業綜合體也就30多分鍾,還避免了自駕停車難的問題,這增加了我們的出行意願。”
天津市交通運輸委鐵路建設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津靜線實現了靜海、西青遠郊區域與市區快速連通,津靜線沿線教育醫療文體等資源豐富,城市化水平高。團泊醫學園站毗鄰北京協和醫學院天津醫院、天津醫科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天津體育學院等醫療、教育資源集中區域;團泊健康城站毗鄰團泊奧特萊斯購物中心、團泊足球場等商業、體育資源集中區域;精武站毗鄰霍元甲故居、精武門中華武林園等旅游、休閑資源集中區域。各站點附近均有大型居住區,配套成熟。
天津市交通運輸委鐵路建設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津靜線開通後,中心城區與沿線醫院、高等院校、企業的溝通更加便捷,中心城區的輻射能力進一步增強。這一線路滿足了周邊群眾通勤、出行、購物等需求,為群眾創造更便捷、舒適的出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