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5
分享到
半个月内两款一类新药上市,两个月2家企业上市。创新成果“四箭齐发”,正是南京生物医药谷与企业双向成就的生动写照。7月29日,20家主流媒体齐聚南京生物医药谷,走进园区重点企业一线调研,深度观察南京江北新区生命健康产业的新生态、新成果。
“我们这个氟碳润眼液,可以有效缓解干眼症。”在江苏南创化学与生命健康研究院,君隽未来(江苏)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创始人、南京大学药学博士程宇豪给记者介绍着他们已经上市的产品,他们自主创新的微环境药物平台及其氟碳人造组织液核心原料,广泛用于治疗氧稳态失衡、氧化应激引起的各类损伤及炎性疾病,已衍生出通用型人造血液、人造泪液、医用导光凝胶、创面敷料等特色医疗管线,以及面向消费市场的无水润眼液系列产品,致力于在医用氟碳领域成为全面产业化的“头号玩家”。
回忆起创业初期,程宇豪感慨万千:“2023年我们和江苏南创化学与生命健康研究院达成投资孵化合作,我和杨开睿博士,带着两台电脑就来到了这里。”程宇豪介绍,当时既不懂招聘,也没接触过融资,关键时刻,江苏南创化学与生命健康研究院伸出援手——不仅提供了1600平方米的共享办公及实验室空间,还全程协助对接政策申报,为企业解决了不少难题。得益于这片沃土,同年7月君隽未来就顺利完成天使轮融资。眼下,正在进行Pre-A轮融资,主要用于原料及医疗器械项目的推进完成。
记者了解到,作为君隽未来的“孵化摇篮”,江苏南创化学与生命健康研究院来头不小:它是由南京大学郭子建院士领衔的人才团队,依托南京大学配位化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的科研资源成立。目前已链接10多所高校院所、20多家上市企业、30多家投资基金,孵化引进科技型企业超30家,初步形成了孵化一批、储备一批、输出一批的生态体系。
在药谷如何成长,大家有各自的招数。“以药养药”的创新模式,让江苏威凯尔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20亩土地上将创下6亿元的年产值(2025年预计营收)——这家由中国药科大学教授与海归留学人员联合创建的企业,本身就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典范。
南京威凯尔是一家主营创新药自主研发与药物全产业链CRO/CDMO服务的双主业高科技医药企业。“我们采取的是‘以服务驱动现金流,支持创新药研发’的发展模式。”联合创始人、总经理龚彦春告诉记者,他们已为近1000家国内外知名生物医药企业、科研院所等提供了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CRO/CDMO服务;协助客户获得仿制药生产批件50余项,创新药临床批件30余项,正在注册申报80余项,供应配套中间体、杂质及原料药3000余种。
“我们现在有5款临床在研I类创新药项目,还有10余项临床前在研项目持续孵化中。”龚彦春说,在药谷、江北新区和南京市的大力支持下,公司正加速推动几款创新药的临床进展。预期上市进度最快的是一款抗肿瘤药物,其在今年7月1日获得了国家药监局的NDA受理。“这款药物是新一代TRK抑制剂,具有‘不限癌种’的特点,可以治疗包括肺癌、甲状腺癌等多种类型的肿瘤。”龚彦春介绍。
药捷安康九游体育科技6月刚登陆港交所主板,维立志博便紧随其后,于7月25日鸣锣上市。7月18日,征祥医药自研一类抗流感新药玛硒洛沙韦(济可舒)获批上市。此时,距先声药业的一类抗体新药注射用苏维西塔单抗(恩泽舒®)上市,仅过去半月。创新成果“四箭齐发”、捷报频传的背后,是南京生物医药谷厚植生态、筑巢引凤,与企业互相成就的画卷。
维立志博于2012年成立,是一家处于临床阶段的生物科技公司,始终专注于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他重大疾病新疗法的发现、开发及商业化。
目前维立志博已拥有涵盖14款创新候选药物的多元化产品组合,包括4款核心及主要产品,各款产品组合均处于全球临床进度领先的候选药物之列。核心产品LBL-024连续2年登上全球肿瘤领域最权威的学术交流盛会——ASCO年会。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款同时靶向PD-L1和4-1BB的双抗药物,是全球首个已处于关键性临床阶段的靶向4-1BB的候选药物。对全新肿瘤免疫靶点的突破、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品、不俗的临床成绩、鸣锣上市,无一不证明着维立志博正在这条赛道上领跑向前。
国药控股江苏有限公司的“大仓库”里,能看到各式各样的机器人“员工”正有序作业。凭借堆垛机立体库、机械手臂、箱式多层穿梭车等自动化物流设备,结合影像式五面扫码相机、3D激光相机景深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自动搬运、存取、贴标等多环节全流程无人化操作。
国药控股江苏有限公司物流中心负责人李林介绍,这个“大仓库”可存储药品35万箱、年吞吐量500万箱,依托国药控股覆盖全国的专业医药物流网络,可实现全省范围内的医药客户配送半日达,全国二线%以上三线小时内送达。
公司凭借覆盖全省、辐射全国的强大终端网络,以及底蕴深厚的上游供应商资源池,还为南京生物医药谷企业搭建了独具特色的产业流通大动脉与资源整合平台。“目前我们和药谷多家单位开展合作,在产品获批后,能精准捕捉市场动态,加速新产品入院、挂网和医保对接,抢占市场先机,并提供定制化的物流仓储配送及多元商业化服务。”
药谷已与知名高校院所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南大化学化工学院转化中心、东大“大医科”医工融合三大学院、药大“四院一中心”相继落户。目前,园区正在积极推动中国药科大学江北创新中心、药大新质产业园、省类脑智能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并发挥东南大学“大医科”落地和国创平台建设契机,推进临床介入医学与强势工科间交叉融合、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药谷依托园区内全国首个高校生物医药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南京),畅通转化路径;汇聚创新要素,深化源头创新。进一步完善从概念验证、中试熟化至技术交易的“一站式”服务体系,持续发挥科技中介作用,走访国内头部医药企业,进一步加强与高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促进高校与企业的双向奔赴,推动更多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目前已接洽全国高校75家,遴选医药成果九游体育科技1343项,入驻项目37个。
园区还帮助企业积极对接国家药监局、省药监局,联合省药监局审评核查江北新区分部为企业产品上市提供前置指导服务,助力企业产品加速上市。截至目前,南京生物医药谷集聚了生命健康领域企业1300余家,包含了健友股份、药石科技、南微医学、先声药业、药康生物、药捷安康、维立志博7家上市企业。园区已上市药品405件,其中一类新药达6件、医疗器械产品1265个。在研1类新药200余个,90多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当前,南京生物医药谷正加速构建“学研产用”四位一体、全链贯通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生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加速打造国内领先的生物医药创新与产业化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