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5
分享到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座横跨长江的公路铁路两用桥。
如今,在这片热土,“5G+工业互联网”正架起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数智桥”。
武汉中远海运港口码头有限公司(CSP武汉码头)利用5G+光网、视觉识别+激光雷达融合等技术,实现铁路自动化装卸作业;岚图汽车数字4.0工厂里,已经实现“千人千面”柔性生产;在长飞科技园光缆5G工厂,光纤光缆已实现定制化生产……近日,记者跟随“5G+工业互联网”赋能新型工业化媒体调研行活动深入武汉,见证这片土地上涌动的发展新潮。
在一望无际的江面上,汽笛声声回响。满载集装箱的货轮,正从远方缓缓驶来。这里是由武汉中远海运港口投资并运营的阳逻国际港铁水联运二期项目所在地,该项目也是国家长江干线个铁水联运重点项目之一。
与传统的船舶实际作业场景不同,码头上一字排开的桥吊下,却看不到理货员的身影。
走进码头的铁路堆场,一辆载着集装箱的湖蓝色无人驾驶卡车,接收到远程车管平台发出的指令后,缓缓开向码头前沿岸桥下面,车辆向岸桥司机发送信号,岸桥司机操控岸桥吊具,将集装箱精准放置在无人驾驶集装箱卡车上。
“这种无人驾驶集装箱卡车,由‘底盘+传感器’构成,车外观就像一辆‘平板车’,配备激光雷达、高精度定位等技术,可实现环境主动感知、自主定位、自主智能控制、遥控控制和远程通信五大功能。”武汉中远海运港口码头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说。
借助5G网络、本地差分基站、激光雷达等多传感器融合定位技术,和港区交通标识标线及惯性导航技术,无人集卡在岸桥下、堆场龙门吊下、港区内道路,精确定点停九游体育车、装卸箱,路遇障碍物绕行、避障和远程控制,满足同船(火车)立体装卸。
武汉中远海运港口码头有限公司位居长江黄金水道、长江经济带核心位置、全国铁路网的中心,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区位优势,素有“九省通衢”的美名。码头水深常年保持6.5米,建有4个集装箱泊位,可靠泊作业“1140TEU”船型,年集装箱设计吞吐量可达77万标箱;铁路站区建有2束1050米铁路装卸线,可实现整列到发,年集装箱铁水联运作业可达40万标箱。
“我们卸船后的集装箱,不用出场就可以直达铁路,同样,铁路上的集装箱,不用下堆场,也可以直接到达码头完成装船。”工作人员对记者说,通过“港铁同场、运输同场、监管同场、信息同场”的运营模式,码头轻松实现铁路运输在场内整列装卸,铁路、公路和水路运输在场内高效转换;码头与铁路在同一监管区域,也大幅简化了进出口货物的通关流程。
在烽火通信生产车间内,四向穿梭车在车间内来回高效地搬运着各类物料,寥寥无几的几位技术人员,紧盯着面前的显示屏,只需简单几下调试,便轻松指挥着机械手臂完成一系列复杂操作。
“经过对自身业务和数据的梳理和完善,烽火通信在行业内第一次完成了APS系统(高级排产系统)的建设和落地,传统模式下4个小时的工作量现在十几秒就可以完成。”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数字化运营总裁唐艳芳说。
车间内的自动化设备,每时每刻都在产生各种各样的数据,如何确保这些数据不遗漏、高效可靠地传到后端系统,来支撑相应的业务,网络就很关键。为此,烽火通信在园区内部署以PON技术为基础的千兆光网底座,通过高带宽通道一网连接工厂订单、计划、生产、质量和仓储管理系统,实现数据高速互通,消除信息孤岛。高速稳定的网络支撑生产线运行监控系统及时掌握生产线的运行情况,提升生产效率,保障生产连续性和产品质量。
光缆为定制化产品,在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订单类型,对设备进行移位从而实现换产,如此一来,如何快速进行换产是离散型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
走进目前全球最大的光缆单体智能制造工厂——长飞科技园光缆5G工厂,高速的光缆生产线正在自动化运行中。从着色、二套、成缆、护套到包装,光缆生产的各个环节多已实现自动化和柔性化制造,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过去装备、工艺、原材料都在别人手里,如今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聂磊说。
基于5G+全光网络的高速率、低时延、广连接的特性,长飞公司打造了“光云工业互联网”柔性化制造生产线,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将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资源、制造过程、售后服务等环节的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实现智能化管理,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打下基础。不仅如此,公司还建立了100项行业解决方案、4000多个工业APP、5000多个工业模型,这些工业模型不仅仅在长飞内部各业务领域进行使用,同时还对外赋能,服务于15大行业,9大领域,并以“武汉数字化工厂模式”为样板点,复制推广到全球30多个生产基地,先后在印尼、波兰、南非、巴西、墨西哥等地建设了当地领先的智能工厂。
作为东风汽车旗下高端智慧新能源品牌,中国“造车新实力”,岚图已经打造了岚图FREE、岚图梦想家、岚图追光、岚图知音等车型,是产品布局最完整的中国新能源车企。
走进岚图汽车总装车间,只见轰鸣的汽车总装生产线上,钢结构纵横交错,一只只机械手臂正在抓取、组装、焊接、输送,这些“钢铁侠”挥动手臂、旋转腾挪,地上的AGV智能搬运机器人满载着零部件沿着既定轨道驶向装配生产线,几十秒后,一个崭新的银色外壳便送往下一条流水线。
在产线的另一侧,刚刚总装出轮廓的黑色的SUV汽车底盘下,一个机器人正在挥舞着两只机械臂,奋力“拧紧”总装底部裙板螺丝。“这是10月我们自主研发的一款移动复合机器人,它集视觉检测、超高频视觉定位、复合机器人技术、激光视觉融合导航、自动送钉及误差补偿等多项功能于一体,可以有效减轻了底盘总装过程中,技术工人的劳动强度。”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数字化发展总监陈捷说。
如今,岚图工厂已经实现了定制化、数字化、柔性化,能够同时满足轿车、MPV、SUV等多种车型的共线随机混流生产,并构建了数字化车间与实体车间相融合的生产数字孪生,实现精益生产,保证产品的0不良率。
“9月以来,我们开启了‘双班’生产模式,岚图工厂日产量达到450辆。今年10月,岚图汽车交付新车10157辆,连续两月销量破万,月销实现‘六连涨’,发挥自主创新的强大势能。”陈捷说。目前,岚图智造工厂已形成年产15万辆的整车生产能力,能够同时满足轿车、MPV、SUV等5种车型的共线随机混流生产。
“数字化转型是一个过程,需要不断尝试、不断投入、不断调整,周期长、见效慢,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资源投入不能快速带来实际效果,就会形成不敢转不愿转的情况。DTiip平台的SaaS化小快轻准产品,给中小企业提供了一系列开箱即用的数字化转型场景工具包,通过SaaS云化解决方案快速低成本地搭上数字化转型的列车。通过标准产品的快速应用,找准适合自己的数转途径和产品。”中国电子院副总经理、国投融合董事长席京表示。目前,平台在武汉,无锡,杭州,重庆,玉林,黄石平台公司等超过18个地区,上半年累计签订中小企业转型意愿合同超过200家。
今年6月,国投融合发布了DTiip平台的5.0版本,更加注重数字孪生和GPT的研究和应用,在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的2024年双跨平台名单中,国投融合DTiip工业互联网平台排名由去年的40名上升到28名。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湖北省累计建成5G基站16.38万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28个,实现5G网络“村村通”,全省具备5G-A能力的基站超4.3万个,5G应用项目超过2500个,“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综合水平进入全国前五。
如今,在武汉这片热土,“5G+工业互联网”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翻涌,绘就了一幅幅产业数智化转型的壮丽画卷。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