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3
分享到
在2024至2025学年,美国中学教育的AI使用进入普及阶段。根据CDT最新调查,85%的教师、86%的学生以及75%的家长表示曾使用AI,其中学校或工作场景的使用率分别达到教师50%、学生73%、家长67%。然而,AI在教育领域的广泛渗透并非无代价。报告揭示,AI使用频率越高的学校,其数据泄露、性骚扰、偏见算法及师生关系问题的风险也越高。
数据显示,28%的教师在AI使用较多的学校报告曾经历大规模数据泄露,而在AI使用较少的学校中,这一比例仅为18%。同时,约45%的教师与61%的学生表示听闻学校内出现过“深度伪造(Deepfake)”或“非自愿性影像(NCII)”事件,显示AI技术正在扩散既有校园欺凌与性别九游体育暴力的边界。此外,38%的教师承认AI系统曾未能如预期运行,导致对学生不公,甚至损害学校与社区之间的信任。
AI在课堂的应用虽带来教学效率的提升,但也引发教育本质的再思考。69%的教师认为AI提升了教学方法与个性化学习体验,但72%的家长主张应允许家长“选择退出”AI课堂工具。与此同时,49%的学生与50%的家长认为使用AI授课的教师“并未真正履行教学职责”,折射出教育者角色的模糊化。更令人担忧的是,64%的家长担心AI削弱孩子的写作、批判性思维等核心学术技能。
值得注意的是,AI的社会化风险正快速下沉至青少年层面。56%的学生每周至少与AI聊天一次,19%甚至尝试建立“浪漫关系”或将AI视为“逃避现实的伙伴”。这些互动多数发生在校方提供的设备或系统中,凸显出AI与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潜在冲突。教师与家长普遍忧虑AI导致学生情感依赖、社交退化或暴露于不适当内容,其中71%的教师警示“学生正在与AI建立情感联系”。
AI的使用还凸显出公平与隐私的双重分化。在家庭收入10万美元以上的家长中,81%报告自己及孩子使用过AI,而低收入家庭(5万美元以下)仅为58%。此外,有IEP或504教育辅助计划的特殊学生对隐私风险的担忧显著更高,达73%,且63%的人每周使用AI对话工具,远高于普通学生的38%。
更广泛的隐私风险也在扩大。69%的家长、49%的学生以及35%的教师对学校AI系统的数据安全表示担忧。教师群体中,AI使用越多,报告数据泄露的比例越高。同时,超过一半的学校使用AI进行学生行为预测或风险评分,22%使用人脸识别,20%甚至分析学生潜在犯罪倾向。这一趋势令数据治理的界限愈发模糊。
AI教育化的浪潮已不可逆转,但其“无监管成长”正使校园成为数据与伦理冲突的前沿。短期看,AI确实提升了教学效率和个性化支持;长期看,若缺乏系统化的AI素养教育、隐私保护制度与伦理监管,学校将从AI的实验场演变为社会风险的放大器。未来三年,AI素养、算法透明度及未成年人保护政策将成为全球教育治理的核心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