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4
分享到
在数字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苏北运河作为全国内河综合效益良好的航段之一,主动拥抱智慧化浪潮。2022年以来,苏北航务管理处依托“京杭运河江苏段绿色现代航运综合整治工程”启动了智慧运河建设项目,今年5月如期完成。如今,苏北运河通航能力明显增强,过闸效率持续优化,企业船员服务满意率大幅上升。
清晨,一艘满载货物的货轮“苏XXX1588”缓缓驶近邵伯船闸。船长王师傅从容地打开手机上的“船讯通”APP,轻轻一点,船闸状态、水位变化、调度计划一目了然。
“现在过闸,掌上操作就能搞定一切流程,太方便了!”王师傅告诉记者,“人在船上,所有信息实时查询、推送到位,省时又省心。”
面对持续增长的通行需求和现代化水运体系建设要求,苏北航务管理处以科技赋能千年水道,全面推动航闸运行管理从“经验主导”向“数据驱动”转型。
“‘智慧运河’不是单一的技术升级,而是一次系统性、整体性的管理转型。”苏北航务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以‘五个一’基础工程为支撑,全面打造感知互联、数据驱动、智能决策的现代化航运系统。”
记者了解到,目前,苏北航务管理处已完成“要素感知一张网”,在全线布设视频、雷达、水文气象等传感设备,统一实施28个船闸机电改造,实现对航道、船闸、船舶和通航环境四大要素的全天候、全方位实时感知;“数据资源一个库”,汇聚整合全线监测数据和业务数据、交换共享部省海事等外部数据,基于厅统一数据底座,实现对全运河数据资源的统一汇聚和规范管理;“电子航道一张图”,通过全线高精度水下地形扫测和电子地图采集,基于厅地理信息平台,构建涵盖106个全要素图层的数字化底图;“智能调度一大脑”,运用大数据技术研发了全线统一智慧调度模型,实现从人工方式“经验调度”到数据驱动“智能调度”的转变;“船民服务一平台”,通过“船讯通”APP的整合升级和入驻厅统一便民利企服务平台,为企业船民提供过闸、航行、办事、生活等方面的便捷服务。
一张网、一个库、一张图、一“大脑”、一平台……正是这“五个一”打通了苏北运河数字经脉,实现了“四全”服务,即“全要素感知运行监测、全智能联合调度、全自动过闸协同控制、全伴随‘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重塑了千年水道的现代化智慧航运新模式。
基于“五个一”基础工程,苏北航务管理处打造四个核心系统,有效突破传统航运管理模式。
“全要素感知运行监测系统”给运河装上“千里眼”“顺风耳”。系统对全线航道运行状态、船闸机电运行和闸室安全状态等通航环境的56项指标进行全过程、全要素的动态感知与异常预警,保障运行安全可靠。值得一提的是,系统还实现对危化品船舶从申报至过闸的闭环管理,对重点船舶开展全过程监管。
“全智能联合调度系统”运用大数据技术构建起全线统一智慧调度模型,自动生成最优调度计划和联合调度方案,将原本分散的调度职能“攥指成拳”,实现区域以及全线航闸一体化调度。该系统上线以来,执行自动调度比例超99%,平均闸室利用率提高10%,船舶待闸时间缩短20%以上。
“从早期单点智能调度到如今覆盖全链、贯通全流程的‘全智能调度’体系,不仅是技术上的‘技术代际跨越’,更是我国内河航运智慧转型的关键举措。”思创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说。作为本次智慧运河建设的主要技术支持公司之一,思创数码围绕水运管理、船闸控制、船员服务、数据治理等核心场景,沉淀了百余项专利与软件著作权,打造出高可靠、低时延、多协同的技术底座,为智慧化运河一次性落地提供零故障保障。
“全自动过闸协同控制系统”全面打通船闸控制系统、闸室安全状态感知系统、智能调度系统和“船讯通”系统数据,最终实现船闸“无人值守、少人应急”自动运行,船舶“无感”过闸。系统首次建立起覆盖船舶从待闸到出闸的全流程动态感知体系,大幅提升船舶身份识别、尺度自动核验、数量核查、超高超警戒线预警等方面的准确性,通过数据融合,为船闸自动化运行提供高可靠性的感知与决策支撑。以淮阴船闸为例,单闸日均可增加2—3个闸次,运行效率提升18%。
船舶“无感过闸”和“船闸全自动运行”的实现,离不开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支持,“我们创新采用了多源数据与AI算法融合等多项行业先进技术。”华设设计集团项目负责人表示,“此次智慧运河建设成果不仅标志着水运江苏建设驶入更具特色的智慧新航道,也为全国内河航运智慧化建设提供了‘江苏经验’。”
全伴随“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系统基于“船讯通”APP和江苏省交通运输厅便民利企服务平台,为企业和船民提供9类线上服务,同时通过电子航道图引导船民在18处服务点享受线下服务,推动服务模式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伴随。将服务项目清单化,岸电、加水、污染物处置等设施及使用状况一目了然,船民可以预约服务、一键导航,轻松抵达站点获取服务。
据悉,目前过往苏北运河的船舶全部完成“船讯通”APP注册,使用覆盖率100%,惠及10万以上水运从业人员,船企船民服务满意度已升至99%以上。
作为国家水运主通道,苏北运河不仅承载着江苏内河航运的主要运力,更在九游体育科技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保障重点物资运输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苏北运河途经扬州、淮安、宿迁、徐州4市14个县(区),全程404公里,沿线座大型船闸,是京杭运河航道等级最高、渠化条件最好、船闸设施最完善的综合性人工航道。2024年苏北运河货运量达3.27亿吨,完成全省内河超50%矿建材、1/3的煤炭运输。
记者在京杭大运河宿迁段看到,一批又一批船舶正有序通过苏北运河船闸,金色的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运河上,古老运河与现代科技交相辉映。运输船满载煤炭、建材、食用盐等货物穿梭往来。
江苏省淮安市作为运河沿线城市,依托水运成本优势,吸引了中天钢铁等百亿级项目落户。“从常州到淮安这一段,一吨货物通过水路运输的成本仅是通过陆路运输的十分之一。”中天钢铁淮安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低成本物流优势成为吸引企业布局的关键因素。
宿迁市依托大运河航道优势,吸引了一批重点企业落户,形成了高端纺织、新材料、装备制造等特色优势产业。据《宿迁市临港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5年)》,到2025年,宿迁临港产业规模将突破4000亿元。
货物运量九游体育科技显著提升,实现“智能扩容”,经济效益进一步激活。饱和船闸的船舶通过量日增加3万吨,全线十个船闸全面运行年通过量可增加1亿吨,相当于再建一条单通道的二级航道。
“事前预防”让安全水平再上新台阶。实现7×24小时智能检测预警,隐患识别准确率较人工巡查提升60%,应急响应时间缩短约30%,危险事件主动发现率大幅提升。
服务为民,从业者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日均服务船舶2600多艘次,线上办理业务、预约服务超1万起,办结率100%。“现在跑船比以前轻松多了,”常年航行于苏北运河的李船长表示,“不仅过闸不用等,还能提前知道水位、天气情况,连生活补给都能手机预约,真真正正把我们船民的需求都满足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以运河为家,在此安居乐业,享受着千年运河现代化管理改革发展的丰硕果实。
苏北航务管理处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以打造全国内河智慧航运示范走廊为引领,聚焦“设施韧性化、运行高效化、服务一体化”三大方向,推动苏北运河数字化转型从“单点突破”向“全链贯通”跃升,以数字经脉重塑黄金水道,以智能基因激活千年航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水运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