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4
分享到
例如,算法供应商Momenta之前基于英伟达Orin X、Thor芯片开发自动驾驶方案,去年又开始与高通合作,基于高通技术公司的Snapdragon Rid产品组合(8620、8650、8797、8775芯片)开发的智驾方案也将陆续量产上车;在整车企业中,理想采用地平线M芯片打造自研的AD Pro方案,而博世、法雷奥等Tier 1供应商也基于地平线E开发中阶辅助驾驶系统。
此后,国内车企也相继布局——蔚来自研芯片“神玑NX9031”率先搭载于蔚来 ET9,后续又在今年推九游智能体育科技出的“5566”四款改款车型上实现全系搭载,此外小鹏图灵AI芯片已从小鹏G7开始正式量产上车,吉利则是通过旗下亿咖通投资的芯擎科技的星辰一号实现了智驾芯片的突破。而据外媒报道,理想和比亚迪等车企也正在推进自研智驾芯片项目。与此同时,智驾供应商也在追求“软硬一体”——地平线、英伟达等头部芯片厂商寻求算法的突破,据传算法厂商Momenta也有硬件计划。此外,自入局自动驾驶行业起便坚持软硬一体化战略的华为,也是该路线的引领者。
但在2015年,余凯意识到,人工智能的真正变革点并不在于软件,而在于新的处理器架构。于是,余凯创办地平线,从软件开发跨界做硬件芯片。他曾引用计算机大师Alan Kay的名言——“真正认真对待软件的人应该做自己的硬件。”这句话也深受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推崇,苹果与特斯拉都是将“软硬结合”奉为信仰的代表企业。
2024年,地平线进一步发布了新一代视觉主干模型Vision Mamba,其性能已超越Vision Transformer,并与DeepSeek共同入选2024年度全球引用量最高的AI论文之一。地平线之所以推动这类新架构的研究,核心目的就是验证其有没有意义,若是有意义就可以把新的算法架构固化在以后的芯片上,带动系统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三个版本外观均保持一致,仅在性能上有所差异,使得车企可根据车型定位灵活选择不同的方案。目前,地平线已经与奇瑞达成了HSD首个量产合作,地平线HSD将作为奇瑞“猎鹰智驾”的一款先进方案,于今年9月在星途品牌车型实现全球首发量产。据了解,后续奇瑞还将有更多采用地平线HSD的“猎鹰智驾”车型陆续上市。
此前,地平线HSD进行了大量的实际路测,根据测试结果显示,其在复杂路况中表现接近人类老司机,比如能主动绕行临停车辆,精准预判风险,避免急刹或激进操作,保证舒适性。而且比特斯拉FSD更稳重,不会乱闯红绿灯,在北京、上海等核心城区晚高峰测试中,通行效率也比人类驾驶高11%,且全程接管率极低,能很快建立信任。
不过,在当前的智能驾驶行业,依旧存在多种技术路线之争,比如“纯视觉VS激光雷达”的争议一直是行业关注的焦点话题,同时,在端到端技术之后,诸如 VLM、VLA、世界模型等新概念又不断涌现,使得行业对于终局发展的预测充满不确定性。然而,地平线坚信 “软硬一体” 将成为智驾终局的 “标准答案”,这让其在充满未知性的时代下始终有确定的锚点。